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憑什麼反對自殺?又憑什麼可以自殺?(part 3)


這篇文章是這篇文章的接續,在第二部分老師檢試了幾個反對自殺的道德理由,並且主張沒有任何一個道德理由可以全面的反對自殺。在這個部分,老師試圖探討自殺被允許的可能性。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憑什麼反對自殺?又憑什麼可以自殺?(part 2)



這篇文章是這篇文章的接續,在第一部分張老師分別討論了自殺的概念以及反對自殺的宗教性理由,在這一個部分,張忠宏老師會將目標放在討論自殺的道德理由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憑什麼反對自殺?又憑什麼可以自殺?(part 1)


這篇是中正大學哲學系張忠宏老師的文章,一開始是基於他校的邀稿而寫,文章的對象是通識課的學生。文章花了很大的篇幅討論自殺的倫理問題,以介紹性質的文章來說,絕對是一篇足夠完整與深度的文章,同時也兼具了可讀性。因此,我在詢問過老師之後,將這篇文章發布在部落格上,分享給大家。在發布完這篇文章之後,我也會在最後提供一些自己對這篇文章的評論。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我們有沒有參與社會運動的義務


最近幾年,台灣的社會運動越來越頻繁。由於網路平台的成熟與發達,要號召各運動中的相關人員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越來越方便。儘管比起早期,現在有更多的人願意加入社會運動的行列,站出來為自己支持與追求的正義發聲,但是我們也同樣可以看到許多人,對這一類的事件表達出冷漠與無動於衷。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超譯莊子part 2:莊子的真理觀

 

很多人抱怨我很久沒有更新blog了,原因其實有很多但是我不太想說明。可是blog放太久一直生灰塵也真的是很不好,所以今天我決定把之前說過的超譯莊子part 2補上。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關閉「Google+留言功能」顯示

自從開啟這個留言功能之後,我發現部落格因此無法使用匿名留言。除此之外,目前也沒有語法可以將google+的留言與blog的留言整合起來,一起放進側邊欄。因此,我決定關閉google+的留言功能。關閉以後,針對blog文章的回應,如果是發表在google+的留言,將無法直接從此blog上閱讀。雖然這樣滿可惜的,但是考慮到有些人希望可以匿名發言,也考慮到側邊欄需要有最新留言的資訊,只好如此決定。請大家見諒。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封鎖境外侵權網站」有什麼問題?


最近兩個禮拜最熱門的議題,大概就是智慧財產局打算修法,透過封鎖IP或者DNS,來阻止國內的網路使用者連線至「境外的侵權網站」。智財局之所以用這種方式封鎖境外網站,除了成本考量外,另外一個考量是我國政府沒有權利要求境外的侵權網站直接關站。這樣的想法(封鎖境外侵權網站)一提出之後,立刻引起廣大網友、立法委員與專家的討論。有些反對的意見是從後果(或者效益)來思考的,有些是從正當性來思考的。我想在這篇文章中,將焦點集中在正當性的部分,討論智財局的想法是否能夠成立。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超譯莊子


如果大家有常在逛書店的話,不難發現有一本書已經佔據哲學類暢銷書很長一段時間了,這本書就是《超譯尼采》。雖然我沒有讀過尼采,但是我身邊有許多讀過尼采的人,因此我也聽了不少他們對這本書的評論。簡而言之,最常聽到的評論是「這本書跟尼采有關的部分,就只有書名跟書中尼采說過的話,除此之外,各種對尼采說的話的詮釋幾乎都跟尼采本人的思想無關。」真是驚人!我不禁懷疑,那些讀這本書的人到底在讀什麼?他們讀的是尼采?還是讀白取春彥(這本書的作者)?不管怎麼說,這個故事依然給我們一些啟示,反正只要加上「超譯」兩個字,你想怎樣說都可以。於是,我決定「超譯莊子」。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正義」需要付出代價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對許多事情感到不正義,可是當被問到「正義是什麼?」這個問題時,我們好像又沒辦法說清楚。當代的政治哲學家致力於回答這個問題,顯然,他們通常都給出不同的答案,而且彼此之間好像總是無法取得共識。但是,在「正義是什麼」這個問題上,至少有一件事是大家會同意的:正義就是「做對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那麼,什麼是「對的事情」?「對的事情」有哪些特徵?什麼是「對」的本質?

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權利」的誤用

在報章雜誌或者日常討論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人們使用諸如「權利」或者「權力」這樣的字眼。很多時候人們會將這兩個字詞對應到相同的概念,換句話說,這兩字詞常常被當作同義詞。但是,這種混用的情形需要改善。為什麼?或許會有人認為,反正大家都知道意思就好了,幹麻還需要去做區分呢?

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哲學家介紹:邊沁(原書刪減片段)

當初在寫《今天學哲學了沒》的時候,基於篇幅的關係,這篇文章沒有收錄其中。今天正好趁這個機會,讓這篇文章可以重見天日,有買這本書的讀者,也可以順勢把這篇一起放進書裡!

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最高法院決議的正當性

最高法院在2012年初,對於法院依職權主動調查證據之規定,做出了一項決議。此項決議指出,法官基於維護基本人權以及謹守無罪推定原則,證明被告有罪的舉證責任應為檢察官之職責,因此,在刑事訴訟法規定中,雖然法院應該為了維護公平正義而行使其調查權,但是,此調查權的調查範圍僅限於對被告有利之證據,不利被告的證據不屬於法官的調查範圍。

《今天學哲學了沒》書評 作者:黃士修

黃士修曾經就讀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擁有非常典型的科學家性格,十足的科學主義者。感謝他願意寫下這篇書評。

原文連結:http://ppt.cc/MY-W

《今天學哲學了沒》書評 作者:林斯諺

林斯諺是台灣新生代最具代表性的推理小說作家之一,目前出版過的單行本已經近十本,而且還在不停的 增加中。斯諺寫的推理小說意外性非常的高,讀到最後總是會讓人驚訝劇情的轉折,而且絕對不是只有轉一折!他即將到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攻讀哲學博士,是世界上罕見的哲學推理作家。

原文連結:http://blog.yam.com/neoellery/article/62401240

《今天學哲學了沒》書評 作者:朱家安

很開心朱家安終於把書看完,然後寫了書評。

我要稍微介紹一下他:
朱家安是華語界知名哲學部落格「哲學哲學雞蛋糕」的作者。

(哲學哲學雞蛋糕:http://phiphicake.blogspot.tw/

下列引用「新新聞」對這個部落格的說明: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01273203258194

「從二○○七年九月開站至今,「哲學哲學雞蛋糕」已累積超過一千篇文章、兩千三百個訂閱戶,點閱量高達一七八萬,成為目前全台點閱率最高的哲學部落格。」

《今天學哲學了沒》審閱者《序》

基於某些考量,《今天學哲學了沒》這本書的篇幅已經達到頁數的上限(320頁),於是,大家可以發現,這本書沒有《序》。我跟陳以森都覺得這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我們決定發一個非正式的《序》。由於我已經寫過一篇簡介,因此,我十分感謝陳以森願意以審閱者的身分完成這篇《序》;我也希望這篇《序》可以讓這本書更加完整。

《今天學哲學了沒》作者簡介

這本書的書名是《今天學哲學了沒》,商周出版。內容當然就跟哲學有關。不過,跟哲學有關的書很多,這本書到底有什麼特色呢?由於書本內容已經寫了很多,所以我在這裡決定直接用條列式的方式,來說明我覺得這本書有哪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