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高低階快樂與享樂主義的悖論》

 「享樂主義」(hedonism)是早期希臘哲學盛行的一套倫理學觀點,主張「快樂/愉悅感」(happiness/pleasure)是人們唯一值得追求的事物,更具體來說,人們應該追求快樂與避免痛苦。然而,有許多人發現,如果我們接受享樂主義,將「快樂」視為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標而行動,其結果往往都是痛苦。此現象一般被稱為「享樂主義的悖論」(the hedonistic paradox):當我們將快樂視為目標加以追求時,最終獲得的只會是痛苦。

美國哲學家Robert Arp認為要避免墮入享樂主義的悖論,需要的是將「快樂」加以階層化,同時,只有在追求高階快樂的情況下,享樂主義的悖論才有可能被避免。Arp憑什麼這麼主張?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他的論述。

Arp從威士忌的角度切入來論述他的觀點,首先,他將威士忌的消費者分為兩種類型:「喝威士忌的人(whisky-drinker)」與「品嘗威士忌的人(whisky-savorer)」,前者飲用威士忌是為了獲得身體上的愉悅感;後者除了身體上的愉悅感之外,更多了一層認知上的感受「他們有意識的認知到自己在飲用威士忌後,身體需求獲得滿足。」

Arp而言,後者無疑是更高階的快樂。他引用效益主義哲學家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的觀點,說明快樂不只有「量」的差別,也有「質」的差別,低階快樂的量再如何龐大,也比不上一丁點高階快樂。這是為什麼Mill說出「再快樂的愚人也比不上痛苦的蘇格拉底」這類宣言的理由。

Arp認為低階快樂之所以無法避開享樂主義的悖論,理由在於幾項特性:(1)長遠來看,低階快樂通常造成痛苦。以藥物成癮為例,此種追求身體快感的手段,其結果通常是各種悲劇。接著,(2)低階快樂的效益只會越來越低,當時間久了,對這類快樂的追求只會讓人感到無趣。最後,(3)低階快樂的持續性短暫並僅存於當下,這類的快樂無法透過回憶而再次感受。

相對於低階快樂,高階快樂不具有前述幾項特徵。Arp認為高階快樂來自我們的認知,更具體而言,來自我們認知到自己處於(或完成)某些特定事件時,所伴隨而來的愉悅感。舉例來說,解答高階數學問題、獲得值得榮耀的成就,以及受到他人的喜愛等。這樣的快樂不容易令人上癮,不隨時間久了而讓人感到無趣,也可以透過回憶再次感受。Arp認為追求這類快樂才有機會避開享樂主義的悖論。

你同意Arp的論述嗎?快樂是否真有階級之分?高階快樂真的有辦法避開享樂主義的悖論嗎?

 

參考資料:

Arp, Robert. (2010). Whiskey, Whisky, Wild Living, and the Hedonistic Paradox. In F. Allhoff & M. Adams (Ed.), Whiskey & Philosophy: A Small Batch of Spirited Ideas (pp. 109-122).